第三階段成立「市影:海安街道美術館」2005年9月

延續前兩階段的能量,台南市海安路藝術造街的第三階段計畫,嘗試正式創立全球第一座「街道美術館」。當然,這一無實體、封閉建築的「美術館」,早已存在於海安路上與人們心中。在這一階段,一塊上書「海安街道美術館」的鑄鐵作品正式「掛牌」,此一入口意象牌幟至今仍矗立在海安路與路民族路口。同時,這件作品不局限於牆面,而有部分延伸至路中的停車場區,更加突破。

策展團隊並相信,透過藝術再造社區的能量,將可活化海安路的民眾活動及經濟活力。這些戶外藝術果然感染力強大,地域活力與商業的確因而振興。證據是,現在的海安路兩側店家與商機連綿不絕,甚至多出了一排商店。這在地下街開挖時期,是台南人完全不敢想像之事。而且藝術造街不只帶動主要的海安路街旁產業復甦,與海安路交叉的五條港、正興街等新舊商圈,也持續蓬勃發展。海安路運用老屋來創作,也可以說是日後台南「老屋新生」經濟學的前哨了。

公私合作的策展團隊並期許能在台南市創造出除了古蹟之外,最前衛的文化地標與新時代的地域身影。透過此一新穎的街道美術館觀念,希望能引領台南面向世界、與全球文化接軌。曾參加威尼斯建築展的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研究所之「建築繁殖場」呂理煌教授帶領的新一代團隊,此時再度回到海安路創作,正逢其時。

展覽作品

建築繁殖場 | 非間帶—開放實境